2024 香港青年音樂營音樂會

Home>   音樂活動  >   音樂會及學員活動  >   樂團及合唱團音樂會  >   2024 香港青年音樂營音樂會

2024 香港青年音樂營音樂會

「香港青年音樂營」是音樂事務處標誌性的大型暑期活動,約400名年青樂手及合唱團團員將於音樂營相聚,接受內地及海外音樂大師的悉心指導,拓闊音樂視野。

六位音樂家包括袁貝(北京)、凡斯勒博士(美國)、霍坦拿教授(阿根廷)、杜萬勝(新加坡)、何榮教授(北京)以及黃德勵(新加坡)分別負責訓練中樂團、管樂團、交響樂團、合唱團、少年弦樂團及少年中樂團。他們並於兩場「盛夏樂賞」音樂會中帶領團員傾力演出,讓觀眾見證音樂營的卓越訓練成果。此外,音樂事務處琵琶導師亦於音樂會I中與中樂團同台演出,為音樂會增添色彩。

音樂會 I
7月28日(星期日)下午3時
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演出樂團
中樂團、管樂團及交響樂團

指揮
袁貝、凡斯勒博士及霍坦拿教授

琵琶獨奏
梁家洛

 
音樂會 II
8月4日(星期日)晚上7時30分
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演出樂團
合唱團、少年弦樂團及少年中樂團

指揮
杜萬勝、何榮教授及黃德勵

主辦
Music Office Logo IAC Logo

贊助
Parsons Music Foundation

 

音樂會場刊 (即將推出)

$105 $85 $65

 

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發售
全日制學生、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看護人、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可獲半價優惠
另設「國際綜藝合家歡」優惠購票計劃,詳情可瀏覽www.hkiac.gov.hk

 

查詢
票務查詢: 3166 1100
電話購票: 3166 1288
網上訂票: http://www.urbtix.hk
節目查詢: 2796 7523/ 3842 7784

中樂團
歡慶序曲 李博禪
天地歌(琵琶協奏曲) 張 朝
大潮 王雲飛
琵琶:
指揮:
梁家洛^
袁 貝
 
管樂團
勇者進行曲 斯坦霍普
堅毅的旅人 克拉克
美國河流之歌 拉普朗特
王者之道 列 特/ 朗菲特 
指揮: 凡斯勒博士
~ 中 場  休 息 ~
 
交響樂團
G大調第八交響曲,Op. 88 德伏扎克
I 活潑的快板
II 慢板
III 優美的小快板
IV 不太快的快板
 
指揮: 霍坦拿教授
 

^音樂事務處導師

音樂事務處保留更改節目及表演者的權利

合唱團
拉莎莎揚 馬來民歌/ 杜萬勝 
萬福 ,天上母后 斯托普福德
黑夜 哈根伯格
拉辛讚美詩 佛 瑞
鼓聲響起 印尼民謠/ 朱瑋權 
指揮:
鋼琴伴奏:
杜萬勝
陳穩航^
少年弦樂團
 
簡單交響曲—為弦樂團創作,Op. 4 布烈頓
I 狂暴的布雷舞曲—節奏強勁的快板
II 頑皮的撥奏—盡可能的急板一致撥奏
III 傷感的薩拉邦舞曲—稍緩板,沉重
IV 嬉戲的終曲—充滿火氣的極急板
 
指揮: 何榮教授
~ 中 場  休 息 ~
 
少年中樂團
無畏 王辰威
兒時情景 (音樂事務處委約作品) 關迺忠
III 搖鼓貨郎
IV 天橋
 
花木蘭 何占豪
指揮: 黃德勵

^音樂事務處導師

音樂事務處保留更改節目及表演者的權利

袁貝

Arrow

袁貝是國家一級指揮、中央民族樂團常任指揮、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指揮學會理事及清華大學民樂團首席指揮。

袁氏先後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及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師從著名指揮家楊又青教授。曾經入選「中央民族樂團第一屆全國民族樂隊指揮培訓班」與國家藝術基金「中國民樂指揮人才培養項目」。近年執棒指揮「中共中央春節團拜會」、「又見國樂」、「四季知音」、「管弦絲竹知多少」等民樂音樂會,「唱支新歌給黨聽」、「如詩如歌」、「聲詩潤朱弦」、「伊黎河·世紀新聲」、「雙翼的神馬」等交響及歌劇音樂會,並多次在重大國事演出中擔任指揮。

袁氏曾在業界期刊發表《淺談民族管弦樂隊中胡琴類樂器的弓法問題》、《如何做一名演奏員喜愛的指揮》及《淺談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的音響平衡問題》等學術論文。

近年多次與中央民族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廣東民族樂團、河南民族樂團、吉林民族樂團、澳門中樂團、北京民族樂團、煤炭文工團民族樂團、青島民族樂團及內蒙古漫瀚劇院民族樂團等合作演出,獲高度肯定與一致好評。

袁貝

凡斯勒博士

Arrow

凡斯勒博士自2001年起在美國伊利諾伊州馬克姆市的西伊利諾伊大學(西伊大)任職,現為該大學音樂系教授及管樂團總監。他亦擔任西伊大木管樂團及室樂樂團的指揮,並講授研究院和大學本科的指揮課程。

他曾就讀於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錫拉丘茲大學、詹姆斯麥迪遜大學及斯克內克塔迪縣社區學院。他一直積極參與馬克姆市的社區活動,不但為創於1852年的馬克姆市立樂隊擔任指揮,而且是美國退伍軍人協會第六分會大樂隊的薩克管手。

他是多個專業團體的成員,包括著名的美國管樂團指揮協會(2012年)、美國大學管樂團指揮協會、美國全國音樂教育協會、伊利諾伊州音樂教育家協會、Phi Beta Mu國際管樂團指揮聯誼會及Phi Mu AlphaSinfonia。 在凡斯勒博士的領導下,西伊大管樂團頻繁演出,從演奏歷代大師的經典作品,到參與精彩的新作首演,曲目類型多變。過去十年,樂團曾多次於伊利諾伊州全州音樂會議期間演出,並參加美國大學管樂團指揮協會中北部音樂會議,又兩次登上典堂級的芝加哥交響中心管弦樂廳的「鎧甲舞台」,以及前往薩爾瓦多和巴西里約熱內盧進行為期十天的國際巡迴演出。

他對音樂充滿熱誠,曾多次獲邀到世界各地演奏並舉辦研討會和工作坊,足跡遍佈五大洲;又時常為美國各地的優秀樂團擔任指揮,包括最近與賓夕法尼亞州全州管樂團、拉斯維加斯榮譽樂團及全艾奧瓦州樂團同台演出。他曾參加美國中西部音樂節,講授澳洲作曲家珀西.格蘭傑的音樂,並獲資助到訪澳洲墨爾本的格蘭傑博物館,進一步鑽研其音樂和生平。

他曾多次與西伊大音樂學院的錄音室合作參與重要製作,包括最近牽頭委約詹姆斯.史蒂芬森根據史達拉汶斯基的《士兵的故事》創作續篇《魔鬼的故事》,並舉行全球首演。此外,西伊大室樂團最近發行了布拉姆斯《韓德爾主題變奏曲與賦格曲,Op. 24》世界首演的錄音,由負責編寫樂譜的約瑟夫.克萊恩斯獻給凡斯勒博士。

凡斯勒博士

霍坦拿教授

Arrow

霍坦拿教授是阿根廷最活躍、最多才多藝的指揮之一,現為布宜諾斯艾利斯國立藝術大學管弦樂指揮教授。

他畢業於阿根廷國立音樂學院,取得音樂學士學位,師從索爾、納切夫和杜托華學習指揮。他他於2024至2018年間擔任門多薩愛樂樂團的藝術總監,其間在交響樂、歌劇和芭蕾舞等領域製作了多個重要的表演項目,並為樂團策劃首兩次在原籍省以外地區的巡迴演出,包括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的哥倫布劇院和內斯托爾·基什內爾文化中心表演。他曾擔任布蘭卡港交響樂團、哥多華交響樂團和布宜諾斯艾利斯交響樂團的藝術總監。

在教學方面,他擔任國家文化部的兒童及青少年管弦樂團社會計劃的全國統籌主任,並積極與四個大洲的教育機構和大學合作。他曾於曼努爾·德·法雅市立音樂學院任教,並創立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交響樂團,以及現代布宜諾斯艾利斯青年管弦樂團。

在2023年樂季,霍坦拿教授除了獲邀與坎皮納斯交響樂團和麥德林交響樂團同台演出外,亦與阿根廷各大交響樂團合作。他在投身藝術活動的同時,也一直與阿根廷各地的音樂及社會教育計劃合作。

霍坦拿教授

杜萬勝

Arrow

杜萬勝是國際合唱界的活躍成員,現任新加坡「歌韻東方」國際合唱節、萊佛士合唱團及阿莫里斯合唱團的藝術總監。他是一位極受歡迎的評委和指揮。在其職業生涯中曾獲得七項歐洲指揮獎,也曾受邀到二十多個國家擔任合唱節評委、指揮或教學。他以其藝術才華而聞名,是少數同時擔任國際合唱指揮和合唱作品比賽評委的人之一。

杜氏最初是一名自學成才的音樂家,前物理教師,在美國國家藝術委員會獎學金的支持下完成了合唱指揮和聲樂兩個碩士學位。此後,杜氏被公認為一位傑出指揮家和音樂教育家,在國際和國內比賽中獲得了無數大獎、項目冠軍、評審團獎和約七十多個金獎。他帶領獲得三項大獎的萊佛士合唱團一起受邀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第十一屆世界合唱音樂研討會上演出。

在新加坡,杜氏帶領的合唱團連續獲得國家最高榮譽「年度最佳合唱團獎」。他還曾擔任教育部的音樂專家。 1999年,他在國家體育場指揮了八百人的國慶閱兵聯合合唱團,並進行了電視直播。他擔任馬勒第二交響曲及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合唱指導,並獲《海峽時報》好評。為了表彰他的藝術成就,杜氏於2006年被新加坡國家藝術委員會授予青年藝術家獎。並於2016年被授予新加坡合唱指揮協會榮譽會員。

他的同名傳記《偶然的指揮》於 2010 年出版。於2012年,他與大地之歌音樂出版社(美國)合作推出了《杜萬勝合唱系列》。他還為《國際合唱公報》撰稿,並在歐洲出版了他的音樂作品。

杜萬勝

何榮教授

Arrow

何榮教授為中央音樂學院中提琴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音協弦樂學會副會長、北京音協少兒小提琴和中提琴教育學會副會長、國際中提琴協會理事、美國耶魯大學客座教授、美國普林姆羅斯國際中提琴比賽評委、英國特提斯國際中提琴比賽評委及國際中提琴協會青年藝術家比賽評委,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獎和北京文藝工作者德藝雙馨獎。

何教授本科雙專業小提琴及中提琴表演專業畢業,1987年獲美國耶魯大學演奏碩士學位。後又進修樂團指揮,並在歐柏林音樂學院學習巴洛克時期演奏藝術。

他曾在國際著名音樂節和樂團中擔任中提琴首席,包括美國貝爾瓦立音樂節、澳瑞肯海岸音樂節和斯伯雷多藝術節,以及美國俄亥俄州芭蕾舞團、新英格蘭室內樂團、查爾斯頓交響樂團、薩凡納交響樂團、日本亞洲愛樂樂團、上海廣播交響樂團、澳門交響樂團等。

何教授多年任教於美國著名的巴爾瓦夏季音樂學校、海菲茨國際音樂學院和韓國格林山音樂節音樂學校,1990至1999年間任美國南卡州查爾斯頓大學藝術學院管弦系主任。1999年任中央音樂學院特聘教授,建立了國內第一個中提琴教研室,創建並擔任附中中國少年室內樂團藝術總監和指揮,常年應邀在世界各國各大音樂學院舉辦學術研討大師班等。

在任於中央音樂學院圖書館館長期間,何教授創建了自16世紀至今近兩萬件巴赫文獻資料庫,為早期音樂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又建立了首個國內音樂院校的完整樂團總譜及分譜的資料庫、提琴製作資料庫、珍貴的音像數位化資料庫等,並與跨界合作研發了國際首台專業智慧琴房和琴房管理系統,廣受全國各大音樂院校的關注。

何教授編著了近百部中提琴作品、中提琴初級系列教材和音階教程,部分已出版發行。近年研發兒童中提琴、琴弦系列及相關人工智慧產品的個人品牌,被廣泛應用。

何榮教授

黃德勵

Arrow

黃德勵現為新加坡鼎藝團駐團指揮。自求學時期就對指揮抱有很大的興趣,師從鄭朝吉博士。黃氏在2004年與2006年獲得福建會館藝術獎學金。2014年,黃氏成功考入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師從楊又青教授。

黃氏在2013年被選上台北市立國樂團舉辦的國樂研習營 - 指揮大師班,由著名指揮家張國勇教授以及瞿春泉擔任指導、2014年榮獲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藝術獎學金攻讀指揮碩士學位、2015年被選上新加坡華樂團指揮工作坊,並獲指揮家葉聰的悉心指導。他多次代表新加坡,於多個國家與地區演出,如中國、英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柬埔寨、香港及台灣。

黃氏於2016年與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少年民族樂團舉辦「黃德勵指揮碩士音樂會暨顧冠仁先生新江南絲竹作品音樂會」,與顧冠仁先生聯合執棒。同年,擔任亞洲文化交響樂團指揮。

黃德勵

梁家洛 (琵琶獨奏)

Arrow

梁家洛現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音樂事務處中樂組助理音樂主任,亦是玥琵琶室內樂團成員。

梁氏自幼於音樂事務處跟隨李萍學習琵琶,考進香港演藝學院後,跟隨張瑩學習琵琶,並師從月琴演奏家雷群安教授學習中阮。於2018年代表香港演藝學院前往中央音樂學院作交流生,師隨著名琵琶演奏家及教育家張強教授,亦曾獲授名琵琶演奏家楊靖教授、任宏及陳音指導。梁氏於香港演藝學院先後獲音樂碩士及一級榮譽學位。在學時曾獲香港賽馬會音樂及舞蹈信託基金獎學金、梁思豪獎樂金、陳浩才醉人音樂獎學金以及演藝學院友誼社本地生獎學金。

梁氏屢次參與各個琵琶大賽並獲得優秀的成績,包括「遼源杯」、「敦煌杯」、「楚漢杯」金獎、「台北市立國樂團民族樂器大賽-琵琶比賽」優異獎及「南洋國際音樂比賽琵琶藝術家組」第五名等。亦曾入選香港電台「樂壇新秀」錄影錄音節目。

梁氏活躍於獨奏和協奏的舞台,重要演出包括2018年為香港青年中樂團四十周年音樂會「未來的希望」演奏琵琶協奏曲《花木蘭》、2018年香港演藝學院協奏曲比賽中首演交響樂版本的《雲想·花想》、2019年與香港青年中樂團於澳門演出《潑墨仙人》、2021年在香港演藝學院李博禪作品專場「無問中西」中演奏琵琶協奏曲《晚秋》,以及於2022年與香港青年中樂團攜手演繹《春江花月夜》等,獲高度讚譽。

同時,他亦活躍於內地及海外,2019年曾參與搶耳全球音樂計劃,與多隊本地樂隊一同前往德國作交流演出。2019及2020年隨香港中樂團分別前往上海以及歐洲多個國家進行外訪演出,2023年更受邀到索契冬季藝術節演奏琵琶笛子協奏曲新作品。

梁氏曾為香港中樂團合約特約樂師、澳門中樂團客席琵琶樂師。他曾入選為香港中樂團「專業樂團實習計劃」一員、樂樂國樂團琵琶聲部長以及香港演藝學院中樂團成員。

梁家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