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音乐推广活动

Home>   音乐活动  >   社区音乐推广活动  >   音乐展览 – 侗歌的风采

音乐展览 – 侗歌的风采

Untitled Document

著:穆谦博士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民族音乐学博士)

 

Image 欣赏本展览示范影片的精华片段后,欢迎细读以下图文介绍,进一步认识侗族歌曲。

 

导言

Arrow

侗族是一个热爱歌唱的民族。早在宋代 (约 960 – 1279),陆游在其《老学庵笔记》中记载到仡伶人 (侗族先民的自称 )「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侗族音乐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音乐之林中都具有独特的地位,尤其是「侗族大歌」自 1950年代被外界发现以来,改变了世界对于中国没有多声部歌唱传统的看法。2009年,「侗族大歌」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侗族

Arrow
人口与语言

侗族是中国第十二大民族,主要生活在贵州、湖南和广西交界处,人口约350万 (2021年统计),另有少部分侗族人生活在越南和老挝。

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侗语和内地及东南亚国家的壮泰民族语言有同源关系。侗族最著名的音乐形式「侗族大歌」来自于南侗方言区,当中主要集中在贵州黔东南自治州的黎平、从江、榕江三个县。由于该区地势多山,以往交通不便,较少与外界交流,不少传统文化因而得以保留。
 

侗寨风光
[图片1]

侗寨风光
 

 
建筑与音乐
侗族建筑富有传统特色,同时亦与音乐关系密切。
 
1. 鼓楼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集塔、阁、亭于一体,也是侗寨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侗族人不但在鼓楼里集会、议事,也喜欢在内对歌。
 
2. 风雨桥
侗族地区河流众多,雨水充足,因而修建了许多风雨桥以遮风挡雨。处于侗寨边界的风雨桥,更是村民对外来者演唱「拦路歌」并要求对方对歌的场所。
 
3. 戏台
很多侗寨设有戏台,供逢年过节时演出侗戏之用,音乐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演出元素。
 


鼓楼 (左 )、风雨桥 (右上 )、戏台 (右下 )
[图片2]
鼓楼 (左)、风雨桥 (右上)、戏台 (右下)
 

 
信仰与节日
侗族人信仰多神,崇拜祖先,特别崇拜女性祖先「萨」。「萨」又叫「萨岁」、「萨玛」,即侗族神话中的原始祖母,掌管生死祸福,消灾除难。

每年新春是祭萨的日子,全寨人聚集一起,男的吹芦笙,女的唱歌跳舞,祈求萨在新的一年里保佑风调雨顺。在南侗地区的祭萨活动中,芦笙乐舞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祭祀队伍的引领,芦笙队边吹边舞,为祭萨活动烘托气氛。
 
不同大小的芦笙
[图片3]
不同大小的芦笙
 

[影片1]
芦笙合奏与芦笙舞
此影片展示侗族村民芦笙合奏排练的情景。芦笙由多支竹管组成,靠吹奏时振动簧片发音。芦笙乐队中的低音成员叫「芒筒」,竹管特别粗长,吹奏时需将乐器置于地上。侗族人吹奏芦笙时,经常融入舞蹈动作,其他村民亦会随着音乐,纷纷加入并跳起芦笙舞。
 
 
侗族有很多节日,如花炮节 (三月初三)、姑娘节 (四月初八)、吃新节、春节等等,各种节日活动内都少不了音乐。对侗族人来说,音乐伴随他们成长,而且代代相传。

侗族大歌

Arrow
「侗族大歌」是侗族的传统多声部合唱形式,通常是清唱的,偶尔使用侗族大琵琶伴奏,而且没有指挥。大歌主要有两个声部,声部间的音程以大三度及小三度最为常见,也有纯四度、纯五度及大二度。织体的形式多为「支声复调」,不同声部在同一时间演唱同一乐句,但可各自作出变奏。

大歌可按风格、旋律、内容等分类,常见种类如下:
 
1. 鼓楼大歌 (侗语「嘎老」)
  • 大歌中最基本的一种,一般以歌曲产生地命名。
  • 同一首歌在不同村寨演唱时,旋律、口音都有差别。如大村寨有多个鼓楼,每个鼓楼的歌队唱歌时也有细微差别。
  • 多在节日、农闲时在鼓楼中进行。演唱形式庄重,一般由当地村寨的女歌队与从其他村寨来访的男歌队对歌,男女歌队围着火篝成一圈并分坐两旁,轮流演唱。对歌是青年男女重要的社交场合,女歌手会穿上华丽服装并佩戴银饰。
  • 歌词内容主要围绕爱情、传说、礼俗等等,可以分为短句歌和长句歌。长句歌往往长达几十段乃至上百段,需时几十分钟到一个多小时。
 
侗族青年男女在鼓楼对歌
[图片4]
侗族青年男女在鼓楼对歌
 

[影片2]
鼓楼对歌
影片展示春节期间,鼓楼对歌的场面。侗族人自小便参加对歌,通过不断实践,学习不同歌曲。男女双方对歌时你来我往,犹如对话一般,在挑选合适的应对歌曲方面十分讲究。
 
 
2. 声音大歌 (侗语「嘎所」)
  • 音乐性比鼓楼大歌更强,有炫技的色彩。
  • 一般只有三至五段歌词,比鼓楼大歌短,但每段歌词后都有一段长长的衬腔。
  • 经常在衬腔里模仿蝉鸣等自然界的声音。低音声部经常持续唱出低音,以衬托高音声部的旋律。
 
侗族女歌手演唱声音大歌
[图片5]
侗族女歌手演唱声音大歌
 

[影片3]
声音大歌
影片集合两首著名声音大歌的选段。《白天上山》讲述一位侗族姑娘在山上听到蝉叫,不禁伤感地想起旧情郎;随后的《布谷催春》描绘农民在田里忙于插秧时,到处都有布谷鸟叫声的初春画面。两首歌曲内分别模仿蝉鸣和雀声,维妙维肖。
 
 
3. 童声大歌 (侗语「嘎腊温」)
  • 由儿童歌队演唱的大歌。
  • 歌调相对简单、短小,内容生动并富想像力,通常作为传授知识或作游戏之用。
 
女童歌队在演唱童声大歌
[图片6]
女童歌队在演唱童声大歌
 
 
4. 混声大歌
  • 1950年代后,为迎合舞台表演而发展出来的新形式,由男女混声合唱。
 
现代舞台大歌表演
[图片7]
现代舞台大歌表演
 
 
「侗族大歌」另包括戏曲大歌和叙事大歌 (侗语「嘎锦老」)。前者于侗戏中演出,通常在侗戏演员人数较多的场景和终场时演唱。后者主要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为主题,教育性较强。

侗歌的其他表演形式

Arrow
除大歌之外,侗歌还有多种表演形式,虽不如大歌复杂,但同样极具民族特色,与侗族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1. 琵琶歌 (侗语「嘎琵琶」)
  • 以伴奏乐器侗族琵琶命名。侗族琵琶有别于汉族琵琶,分大、中、小三种尺码,其弦线数量三条至五条不等。琵琶歌主要用中、小琵琶伴奏。
  • 内容以情歌为主。在侗族地区,每到夜晚,同宗族的男青年常常结伴带着乐器去其他村寨游玩,与其他宗族的女青年一起唱歌,这种社交活动称为「行歌坐月」,而琵琶歌是行歌坐月时最常见的歌曲形式。琵琶歌开始时,男女双方各自表演独唱,以示谦让,然后便进行对歌,内容多是天文地理、历史事件、名人典故等等。通过对歌,双方了解对方的性格、爱好。如果两人情投意合,便会悄悄离开,到其他地方谈心以进一步互相认识。
  • 传统上,在行歌坐月中,女子手里做针线活,男子弹琵琶。在侗族地区,不擅长弹奏琵琶的男士通常较难找到伴侣。
  侗族中琵琶
[图片8]
侗族中琵琶
 

[影片4]
侗族琵琶与歌唱
影片先后展示三种不同大小的侗族琵琶。中琵琶多为五弦,适合表达爱慕或思念之情;小琵琶三弦,音色高亢明亮,主要用于贵州省洪州镇的琵琶歌,不论男女均用假嗓演唱,甚有地方特色;大琵琶则有四弦,音色婉转低沉,特别适合伴奏叙事性的歌曲。
 

 

2. 牛腿琴歌 (侗语「嘎果给以」)
  • 以伴奏乐器牛腿琴命名。牛腿琴是侗族的二弦拉弦乐器,因形状似牛腿而得名。
  • 牛腿琴歌速度徐缓,声音轻柔,内容除了关于爱情外,也有很多是叙事性的。
  侗族中琵琶
[图片9]
牛腿琴
 
一幅风雨桥彩画,描绘青年男子为女子拉奏牛腿琴,意境十足。
[图片10]
一幅风雨桥彩画,描绘青年男子为女子拉奏牛腿琴,意境十足。
 

[影片5]
牛腿琴歌
影片由两个选段组成。第一选段示范了典型的牛腿琴歌,由青年男女所唱。第二选段展现年长村民过节时走村串寨,唱出牛腿琴歌的情景,节日气氛浓厚。
 
 
3. 河歌 (侗语「嘎尼阿」)
  • 曲调轻柔,节奏较为自由的男女对唱,四句一段。
  • 通常没有乐器伴奏,即兴性较强,歌声婉转如河水般流淌。

[影片6]
河歌
影片中,青年男女在月堂行歌坐月,对唱河歌。侗族社会採用一夫一妻制,他们虽保留通过行歌坐月等寻求自由恋爱的形式,但大部分婚姻还是按传统由父母安排,讲求门当户对。
 
 
4. 踩堂歌 (侗语「多耶」)
  • 边唱歌边跳舞的集体歌舞形式。踩堂歌是祭萨的一部分,通常在寨里最大的坪子或鼓楼里举行,男女老少都可参加。
  • 由歌师起唱,众人相和,所有人围成一个大圈,手拉手边跳舞边唱「耶、耶、耶、耶」。 (聆听片段)
  • 很多侗寨在过年时会邀请其他村寨的村民前来一起庆祝,踩堂歌也会在此场合演唱。
 
演唱踩堂歌时的热闹场面
[图片11]
演唱踩堂歌时的热闹场面
 
鼓楼中的踩堂歌彩画
[图片12]
鼓楼中的踩堂歌彩画
 

[影片7]
祭萨
祭萨是侗族人踏入新一年的头等大事,通过祭祀仪式,祈求萨岁保佑村寨平安,六畜兴旺。祭萨仪式以燃放鞭炮掀开序幕,在一片锣鼓和芦笙声中,侗族村民在萨坛围绕一圈后,纷纷到鼓楼内外唱歌,场面十分热闹。
 
 
5. 侗戏
  • 每个侗寨内都设有戏台,以供节日时上演侗戏。
  • 侗戏由二胡伴奏,以侗语演唱,另加说白和戏剧表演。

[影片8]
侗戏
侗戏至今有约二百年历史,其鼻祖吴文彩 (1798-1845) 早年以编创侗歌为主,后受其他戏剧种类的启发,创立富有侗族特色的戏剧 – 侗戏。侗戏于2006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影片展示侗戏的演出实况,戏台虽然简陋,但毫不影响观众欣赏表演的兴致。
 

传承与传播

Arrow
传承
由于侗族传统上没有文字,他们的文化、历史、习俗大多是通过歌曲来传承。侗族人从牙牙学语时就跟父母学唱一些简单的音调。儿童到了5、6岁,就与同性别的同龄小孩一起加入其村寨的歌队,每晚到鼓楼跟歌师学唱大歌。
 

[影片9]
侗歌的传承
千百年以来,歌唱在侗族人民的各个生活环节中也能体现。侗文出现之前,歌唱更是重要的知识传播渠道。时至今天,侗族家长仍通过歌曲向子女传授道德规范,而后辈会通过歌曲表达对长辈的尊重。侗族普遍视歌为知识与文化,社会对歌师非常尊重,许多歌师一生致力教学和编创侗歌。除家庭外,学校是侗族人学习侗歌的另一重要场所。
 
侗族青少年跟随歌师学习侗歌
[图片13]
侗族青少年跟随歌师学习侗歌
 
侗寨以鼓楼为中心,大的侗寨甚至会有多个鼓楼,而每个鼓楼都各自有男女青年、男女少儿歌队,每个歌队5、6人到10余人不等。歌师通常先教歌词,后教旋律,并根据歌手的嗓音选出领唱 (侗语「赛嘎」)。每个歌队最少有一个领唱,高音声部有3、4人,其他人则唱低音声部。到了12、13岁,少儿歌队成员会转往青年歌队,走进歌堂,聆听其他侗族人歌唱。16岁左右开始走寨唱歌、对歌。青年歌队的成员一般介乎13至18岁,由未婚青年组成。由于求爱是对歌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成员一旦结婚就会离开歌队,不再参与鼓楼对歌,从而专注家庭生活。

只有音乐知识丰富、唱歌水准高的长者或中年人才会被尊称为歌师,他们带歌队去鼓楼对歌时,往往坐在后排,指导队员如何回应对方的歌曲。侗族大歌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侗族地区许多学校在课程中加入侗族大歌和侗族乐器训练班。
 
2011年香港举行的「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开幕典礼上演出侗族大歌。
[图片14]
2011年香港举行的「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开幕典礼上演出侗族大歌。
 
 
传播
贵州省黎平县岩洞镇在侗族大歌的历史上有特殊地位。1953年,该镇四位村民 (吴培信、吴山花、吴惜花、吴秀美) 在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第一次把侗族大歌带出侗寨。1953年及1957年,吴培信更到朝鲜和莫斯科演出,首次把侗歌带到国外。

如今,岩洞镇仍然是侗族大歌向国际传播的重要基地。由吴金燕、吴学美、吴培圆等人组成的「岩洞侗族大歌队」近年参加了中国与世界各地多个著名音乐节,甚至在外国大学举办工作坊,并录制唱片,向世人展示侗族歌曲的独特魅力。

「岩洞侗族大歌队」录制唱片专辑,向世人推广侗族音乐。
[图片16]
「岩洞侗族大歌队」录制唱片专辑,向世人推广侗族音乐。
   
「岩洞侗族大歌队」在德国莱比锡无伴奏合唱节演出
[图片15]
「岩洞侗族大歌队」在德国莱比锡无伴奏合唱节演出
 

[影片10]
侗歌在海外
影片展示「岩洞侗族大歌队」在2015年及2019年分别出访德国及美国演出和主持工作坊的一些实况。

结语

Arrow
侗族有一句谚语:「饭养身,歌养心」,可见歌唱对于侗族人的重要性,是侗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与他们的身分认同、婚姻生活、文化传承都息息相关。近年,侗族音乐更肩负文化大使的任务,多次在世界不同地方亮相,协助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

图片及影片补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