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推门票】
由于观众反应热烈,现每场演出加推少量门票(包括视线受阻的座位门票),分别于每场演出(2024年6月7-8日)当日上午10时起在城市售票网(只限网站及流动应用程式)公开发售。每人每次限购2张门票,先到先得,售完即止。
塔替尼 |
G小调奏鸣曲,「魔鬼的颤音」 |
贝多芬 |
C小调第七奏鸣曲,作品三十之第二首 |
巴赫 |
E大调第三小提琴组曲,BWV 1006 |
巴济尼 |
《妖精之舞》,作品二十五 |
德伏扎克 |
E小调第二斯拉夫舞曲,作品七十二 |
奇克.柯利亚 |
《西班牙》 |
节目长约1小时30分钟,包括中场休息15分钟。
观众务请准时入座,迟到及中途离座者须待中场休息或适当时候方可进场/返回座位。主办机构有权拒绝迟到者进场或决定其进场的时间及方式。
本节目内容不反映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意见。
主办机构有权更改节目及更换表演者。
【加推门票】
由于观众反应热烈,现每场演出加推少量门票(包括视线受阻的座位门票),分别于每场演出(2024年6月7-8日)当日上午10时起在城市售票网(只限网站及流动应用程式)公开发售。每人每次限购2张门票,先到先得,售完即止。
贝多芬 |
G大调第八奏鸣曲,作品三十 |
圣桑 |
D小调第一奏鸣曲,作品七十五 |
巴赫 |
D小调第二小提琴组曲,BWV 1004,第五乐章,夏康舞曲 |
巴济尼 |
《妖精之舞》,作品二十五 |
德伏扎克 |
E小调第二斯拉夫舞曲,作品七十二 |
奇克.柯利亚 |
《西班牙》 |
节目长约1小时30分钟,包括中场休息15分钟。
观众务请准时入座,迟到及中途离座者须待中场休息或适当时候方可进场/返回座位。主办机构有权拒绝迟到者进场或决定其进场的时间及方式。
本节目内容不反映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意见。
主办机构有权更改节目及更换表演者。
陈锐(小提琴)
小提琴家陈锐重新定义了21世纪古典音乐家的含义,他善用网络媒体把数以百万的古典乐迷维繫起来,以卓越的音乐才能与国际一流乐团在世界各地音乐厅合作演出,启发新一代古典音乐乐迷。演艺以外,他亦致力于慈善、流行文化及教育科技的领域作出贡献。
陈氏在2008年英国曼奴轩大赛及2009年比利时伊利沙伯女皇大赛均赢得冠军,从而声名大噪,继而在欧洲、亚洲、美国以及澳洲建立知名度。早年在新力唱片公司旗下推出过三张唱片,均赢得热烈好评,其中一张《名家》更获颁「迴音古典音乐奖」。2017年与迪卡古典唱片公司签下合约后,同年夏季与伦敦爱乐乐团录制唱片,大获好评。
陈氏获《史特拉》及《留声机》两大杂志评为「不可错过的音乐家」,亦入选福布斯「30位最有影响力的30岁以下亚洲人士」,并且获阿玛逊邀请在「丛林中的莫扎特」电视节目系列中作客席演出。此外,他亦曾在法国的国庆日(现场观众达80万)、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电视转播至全欧洲)和英国广播公司的逍遥音乐会上献艺。
曾与陈氏合演过的乐团有伦敦爱乐乐团、美国国家交响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匹茨堡交响乐团、柏林电台交响乐团,以及巴伐利亚电台室乐团。曾合作的指挥家包括沙尔、儒洛夫斯基、昂涅克、格提、皮贊高等。
最近,陈氏与伙伴共同创立音乐应用程式「Tonic」,旨在推动全球音乐家和学习者一起切磋琴技。尽管应用程式推出不久,但已经建立了一个高度互动及支持的社群。陈氏极之重视音乐教育,亲自制作了一系列短片,结合喜剧感与音乐,力求启发新一代的音乐学生,将以往从没接触古典音乐的新世代带入音乐厅。
陈氏15岁时考进寇蒂斯音乐学院,随罗山德学习,并获得了青年演奏基金的贊助。现时陈氏用以演奏的乐器,是制于1714年的「海豚」史塔第发利小提琴;这具乐器曾为着名小提琴家海费玆所拥有,现获日本音乐基金会借出使用。
朱里奥.艾利萨德(钢琴)
美籍西班牙裔钢琴家朱里奥.艾利萨德才华出众,获《西雅图时报》誉为「具有引人入胜的技巧和力量」的音乐家,由独奏、伴奏、策划音乐会到教学都涵盖。他曾在全球多个主要音乐中心演出,包括洛杉矶的迪士尼音乐厅、三藩市的戴维斯交响音乐厅、东京歌剧城音乐厅、首尔艺术中心、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科隆剧院、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北京国家大剧院、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等。
近十年来,他一直与着名的小提琴家陈锐和张永宙合作演出,又与多个知名艺术家和弦乐四重奏合作。他与小提琴家安德鲁.旺、大提琴家加尔.奈斯卡共同创立了「N-E-W Trio 三重奏」,以创团成员身份,赢得费舍夫全美室内音乐比赛的大奖及哈佛音乐协会的阿瑟.富特奖。
艾利萨德来自三藩市湾区,毕业于三藩市音乐学院,师从保罗.赫殊,以优异成绩取得学士学位。他还拥有茱莉亚学院的音乐硕士和音乐艺术博士学位,师从杰洛姆.洛文塔尔、约瑟夫.卡利斯坦和罗拔.麦当劳。艾利萨德自2014年起,担任华盛顿州西雅图外的奥林匹克音乐节艺术总监,目前在三藩市音乐学院任教。
资料由表演者提供
G小调奏鸣曲,「魔鬼的颤音」
塔替尼(1692-1770)(克莱斯勒编)
塔替尼的奏鸣曲是一部兼具精湛技术和丰富音乐叙事性的杰作。据说这部作品的灵感源于塔替尼与魔鬼订立契约的梦境,体现了令人敬畏的才华,与梦中无法复制到现实的完美之间的斗争。这首曲可能是在他晚年创作的,大约是在1730年代或1740年代,而不是最初声称的1713年,因为它的成熟度推迟了创作时间的估算。
小提琴家克莱斯勒在二十世纪初对这首奏鸣曲进行了改编,增添了和声和风格上的调整,使其更受当代观众的喜爱。克莱斯勒的贡献包括一段技术挑战极大的华彩乐段,这要求演奏者具有快速、精确的技巧和深刻的情感联繫,以传达原作几乎超自然的气息。
这首奏鸣曲不仅是技术的展示,它还是一次情绪和色彩对比的旅程,从忧郁的开头到最后炽热复杂的动态,特别展示了一些最早期使用的延长颤音与琶音和弦相结合的技术,戏剧性地展示了作品的「恶魔」主题。除了成为小提琴家们的最爱,并为观众带来激动人心的体验,渗透到各种媒体和文化形式中,影响了芭蕾、电影甚至漫画,证明其迷人的魅力和创作背后的神秘感。
C小调第七奏鸣曲,作品三十之第二首
贝多芬(1770-1827)
富生气的快板
如歌的柔板
诙谐曲:快板
终曲:快板;急板
贝多芬在逐渐加剧的耳聋影响下,他的作曲方法反映了个人挣扎及对身体限制的抗争,并在作品中引入了更多的原创性和情感表达。这部小提琴奏鸣曲创作于1801至1802年间,是贝多芬中期作品,正值其作品变革时期当中创作的一个深刻例证,亦使其成为曲目库中的一个关键作品。献给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这部奏鸣曲展示了贝多芬在融合情感深度与复杂音乐结构方面的精湛技艺,把创新交响风格引入在室内乐中。
I. 富生气的快板
首乐章的显着特点是没有重覆呈示部,这做法偏离了贝多芬通常的奏鸣曲形式,增加了作品在音乐结构方面的戏剧性。发展部更引入新的主题,增强了乐章的复杂性和强烈感。
II. 如歌的柔板
乐章设定在降A大调中,原本以G大调起草,特点是抒情的美感与宁静沈思的素质,以小提琴丰富而广阔的旋律线条为标志。
III. 诙谐曲:快板
在轻松的C大调中,诙谐曲以其快速风趣的段落提供了一种俏皮的对比,反映了一种幽默,暂时缓解了奏鸣曲的整体严肃性。
IV. 终曲:快板;急板
回到激动和迫切的C小调,终乐章以充满活力和炽烈的主题达到高潮,最后以一段强而有力且迅速的尾声结束,再次强调了奏鸣曲的戏剧性和情感深度。
E大调第三小提琴组曲,BWV 1006
巴赫(1685-1750)
前奏曲
卢尔舞曲
加禾舞曲回旋曲
小步舞曲 I 及 II
布尼舞曲
吉格舞曲
完成于1720年巴赫在科滕的任期内,小提琴组曲是巴洛克时期器乐音乐的一个光辉例证。这部第三号组曲特别以其生机勃勃和对演奏者的技术要求而着称,体现了一种节日般的精緻风格。
I. 前奏曲
活泼的前奏曲以其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运动设定了庆祝的基调,这要求精确的造句和动态的对比。
II. 卢尔舞曲
这是巴赫作品中罕见的舞蹈形式,提供了一种高贵和庄严的气氛,承接了前奏曲的热情。
III. 加禾舞曲回旋曲
它富有趣味性并保留了民间的特质,让人回想起巴赫时代村庄节日中的舞曲。
IV. 小步舞曲 I 及 II
乐章优雅而精緻,小步舞曲 II 以小调提供了微妙的对比,增加了整个组曲的深度。
V. 布尼舞曲
这一乐章以其坚实而活泼的节奏脱颖而出,增强了组曲的整体性格多样性。
VI. 吉格舞曲
作为组曲的结束,吉格舞曲精神饱满的快速节奏,贯穿整个组曲舞蹈般的活力。这部作品突显了巴赫对复调结构的掌握,以及他将情感元素注入富技术要求的独奏小提琴作品的能力。它的吸引力显而易见在其频繁的使用于各种音乐类型中的改编,包括巴赫本人的改编。
G大调第八奏鸣曲,作品三十
贝多芬(1770-1827)
快板
小步舞曲节奏,但非常缓和与优雅
活泼的快板
创作于贝多芬生命中一个特别多产的时期,大约在1801至1802年,这部小提琴奏鸣曲展现了令人愉悦的对比和活泼的精神。它反映了作曲家较轻松的一面,被视为他通常更严肃和戏剧性,而充满动荡作品中的抒情插曲。
这部奏鸣曲献给俄罗斯的亚历山大一世,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以其生动而引人入胜的小提琴与钢琴对话而闻名,围绕着简单而触目的音阶与和弦模式构建。此乐章体现了贝多芬将单纯的音乐动机转化为迷人作品的能力。
第二乐章〈小步舞曲节奏〉,但非常缓和与优雅,是一段美丽而抒情的乐章。尽管名为小步舞曲,却偏离了传统的舞曲形式,探索了在降E大调中更自由流动和富有表现力的主题。特别是以优雅的风格,于大调与小调之间的微妙转换而着名,为充满活力的首乐章提供了温和的缓解。
结束这部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结构坚实而又以其充满活力的运动性和乡村魅力而成为特徵。乐章中小提琴和钢琴被赋与同等机会展示他们的技艺,使它成为奏鸣曲的一个充满活力和动态的结束。
D小调第一奏鸣曲,作品七十五
圣桑(1835-1921)
激动的快板–柔板
和缓的小快板–非常快板
这部奏鸣曲创作于1885年,是一部结合了英雄主义与抒情性,优美旋律与光芒四射技巧的音乐作品。作品结构不太寻常,分为两对乐章,这种模式在圣桑后来着名的「管风琴」交响曲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探索。
I. 激动的快板–柔板
奏鸣曲以快板开场,展现了小提琴戏剧性的技巧,紧接着引入一段令人难忘的美丽主题,是充满爱慕的柔板,为激烈的开场提供了抒情的对比。
II. 和缓的小快板–非常快板
第二对乐章轻快如舞蹈般的轻盈质感,平衡了奏鸣曲早前的强烈感。这乐章无间断地过渡到非常快板,以无穷动的运动性标志,以技巧性的华彩结束了全曲。
圣桑将这部奏鸣曲称为「音乐会奏鸣曲」,旨在表演中创造出辉煌的效果,尤其体现在终曲的无穷动段落中。这部作品很快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并因其表达范围和对演奏者的技术要求而受到小提琴家和钢琴家的赞赏。
D小调第二小提琴组曲,BWV 1004,第五乐章,夏康舞曲
巴赫(1685-1750)
〈夏康舞曲〉是巴赫D小调第二小提琴组曲之最终第五个乐章,是独奏小提琴曲目中最负盛名且最具挑战性的作品之一。创作于1717至1723年,巴赫在科滕宫廷任职期间,这首〈夏康舞曲〉以其深刻的情感深度和技术复杂性而闻名。
作品以庄重的主题开始,随后是复杂的变奏。这种结构是〈夏康舞曲〉形式的典型特徵,包含一组重覆的低音线条,巴赫在此基础上编织出对比鲜明的纹理和情绪。其主题的发展呈现了巴赫将简单的和声进程转化为深刻音乐旅程的精湛技艺。作品亦常被认为是对悲伤和坚持的经典探索,有学者认为它是为纪念巴赫的第一任妻子玛丽亚.芭芭拉.巴赫而作。
作曲家布拉姆斯发现这首〈夏康舞曲〉后,被其独特的深度和复杂性深深打动。他指出,巴赫在单一乐谱和独奏乐器的限制内,设法建构了一个充满强烈情感和深刻思想的世界。布拉姆斯认为这部作品如此令人震撼,他相信如果自己是这部作品的创作者,其情感深度与强度会达到使人疯狂的地步。本着对这部作品的钦佩,布拉姆斯将夏康舞曲改编为钢琴曲,此单用左手的版本承先启后了布索尼的钢琴改编和塞戈维亚的吉他改编。
《妖精之舞》,作品二十五
巴济尼(1818-1897)
《妖精之舞》(1852)以其充满活力和奇幻的特质展示了小提琴演奏的高超技艺,吸引了观众和表演者的广泛关注。这部作品常被称为「奇幻诙谐曲」,以其快速的弦乐拨奏和生动的旋律着称,彷彿模仿顽皮小精灵的动作。作品以技术上的挑战而闻名,包括快速的双音、左手拨弦和急促的断音,这些都要求演奏者具备灵巧和精确的技能。除了技术的考验,作品也通过乐器探索表达情感的叙事性,使其成为一部把小提琴的精湛技艺与迷人的小精灵主题共冶一炉的表演曲目。
在转向作曲和教学之前,巴济尼原以小提琴演奏家而闻名。他最着名的学生普契尼以及其他着名作曲家如马斯卡尼和卡塔拉尼,都受到了他要求严格且富有表现力的风格影响。尽管巴济尼在教学和作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常常几乎只因这首作品为后人记着,他更广泛的作品,包括歌剧和室内乐,就相对被忽视。
E小调第二斯拉夫舞曲,作品七十二
德伏扎克(1841-1904)(克莱斯勒编)
《作品七十二斯拉夫舞曲》是德伏扎克将传统斯拉夫民族音乐与古典音乐形式完美融合的杰出展示。该作品最初作于1886年,是他早期成功的《作品四十六号斯拉夫舞曲》之后的委託创作。第二号舞曲是一首「杜马」,这个音乐词汇源自乌克兰语,意指一种深思熟虑的作品,有别于相对活泼的作品。「杜马」通常将忧郁的部分与更加欢快的段落相对比,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情绪转变。
这首第二号舞曲以幽怨的小调,钢琴与小提琴之间的错综复杂的互动,反映了德伏扎克迷恋音乐中的民族主义素材。他利用这些元素传达斯拉夫民族音乐的文化精髓。克莱斯勒的编曲修改了德伏扎克原曲的快板优雅,转成几乎快板的优雅行板,微妙地增添了作品的抒情性和表现力。
《西班牙》
奇克.柯利亚(1941-2021)
《西班牙》出现在奇克.柯利亚1972年的专辑《轻如羽毛》中,由他的乐队「回到永恒」演奏。这部作品以爵士乐巧妙融合佛兰明高节奏和旋律而闻名,反映了柯利亚对西班牙音乐和文化的深刻欣赏。
作品的开头主题改编自罗德利果《阿兰惠斯协奏曲》中的慢板部分,该协奏曲以其情感深度和美丽而着称。这部古典吉他协奏曲对柯利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段抒情的开头之后,作品迅速过渡到充满活力的森巴风格节奏,这一节奏贯穿了整个作品。主题充满活力且复杂,要求表演者具备熟练技术和表现力。
柯利亚的《西班牙》不仅成为爵士和跨界曲目库中的标准曲目,还被改编成多种形式,包括六重奏和管弦乐队,柯利亚因此在2001年获得了最佳器乐编排的格林美音乐奖。
许多跨越流派的艺术家对这部作品进行了重新诠释,突显了其广泛的吸引力。在即兴部分,它还包含了跟据罗德利果的《阿兰惠斯协奏曲》的和声模式相唿应进行的段落,以一种已成为柯利亚风格标志的方式将爵士即兴与古典结构相融合。
乐曲介绍由科浩撰写
( 科浩从事演艺文化研究, 并于欧洲游学多年音乐人)
门票由4月30日起在各城市售票网售票处、自助售票机、网上、流动购票应用程式及电话购票热线发售。
(开售首天每人每次限购 4 张门票,翌日起每人每次限购最多 40 张门票。)
年满60岁的长者、残疾人士及看护人、全日制学生及综合社会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可享半价优惠(全日制学生及综援受惠人士优惠先到先得,额满即止)。
「音乐盛会」套票优惠
同时购买「陈锐小提琴演奏会」、「维京格.奥拉夫逊钢琴演奏会」及「巴塞尔室乐团」不同节目的正价门票,可获以下优惠:
2 场 9 折;全部 3 场 85 折。
「音乐盛会」集体购票优惠
每次购买「陈锐小提琴演奏会」、「维京格.奥拉夫逊钢琴演奏会」及「巴塞尔室乐团」的正价门票,可获以下优惠:
4 至 9 张 9 折;10 至 19 张 85 折;20 张或以上 8 折。
上述购票优惠只可享用其一。
节目查询:2268 7321
票务查询及客户服务:3166 1100
电话购票:3166 1288
网上购票:www.urbtix.hk
流动购票应用程式:URBTIX
2024年6月7日(五)下午6时45分
从巴洛克到融合爵士:揭开小提琴的神奇之旅
讲者:何兆华(音乐工作者)
2024年6月8日(六)下午6时45分
原创与改编
讲者:尹莫违(乐评人)
地点:香港大会堂高座七楼北会议室
粤语主讲。每场讲座长约1小时。
免费入场,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陈锐小提琴大师班
日期:2024年6月6日(四)
时间︰下午3时
地点:香港浸会大学善衡校园区树洪楼9楼 AST 916
英语主讲。大师班长约1小时。
免费入场,网上留座于5月20日上午10时开始。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香港浸会大学合办
查询:2268 7321(康文署)